2021年2月17日星期三

不同生鮮的保鮮技巧是什麼?生鮮塑料托盤有什麼不同?

   生鮮的價值主要就體現在保鮮上,不過不同種類的生鮮存放的環境溫度也各不相同。生鮮超市需要選擇合適的塑料托盤和周轉工具,因為不同的塑料材質,對於溫度的耐受力區別很大。

  塑料托盤

  一、不同區域的選擇

  很多企業會根據生鮮的溫度,把倉庫IK & PP劃分為冷凍區、保鮮區和常溫區。

  肉類、海鮮類一般會存放在冷凍區(-18℃以下),水果、蔬菜則會放在保鮮區(0—4℃),通常常溫區(15—18℃)會放置糧油米面等商品。對於冷凍區域和需要接觸食品的地方,塑料托盤、塑料筐等塑料制品必須選擇純新料。

  二、肉類如何存放

  部分肉類產品比較特別,是新鮮的頭,在存放的時候就要注意了。它不能堆積高度過高,或者緊貼牆面。在離牆面5公分的距離情況下,進行存放。

  倉庫內部要維持冷風正常循環,建議使用貨架放置肉類。一般量大的話,建議使用平面塑料托盤進行周轉,便於消毒和清潔,以防細菌滋生。同時新料生產的塑料托盤對於耐冷的能力更好,使用壽命較長。

  三、蔬菜、水果類如何存放

  這類產品容易產生損耗,周轉運輸時,要輕拿輕放。特別是高棧板租賃溫天氣時,要注意冷藏和保存濕度,以保存其新鮮度。不同蔬菜和水果的大小不同,對於存放的工具也需要好好選擇。重量比較重的蔬果,可以使用鐵柄籮進行存放,選擇塑料存放容器時,要注意選擇有把手的箱筐。這樣可以層層堆疊於塑料托盤上,便於周轉。

  四、米面雜糧如何存放

  米面雜糧這種產品,他們的吸濕性很強。高溫潮濕的情況下,容易發熱黴變,滋生細菌和蟲鼠等。要注意宜放置於清潔衛生、幹燥無蟲的地方。量大的米面雜糧需要進行批量包裝,選擇合適的周轉箱,置於塑料托盤上,便於儲存和運輸。

 

緊固件行業清洗現狀和環境汙染

     緊固件企業已成為機械制造業的汙染源,對環境的汙染主要包括生產中產生和排放的廢氣、廢水、粉塵、油煙霧、噪聲等。在大中城市如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區,緊固件企業同電鍍、鑄造、鍛造和熱處理等被列入控制發展和限期外遷的行業。歐美及日資跨國公司對緊固件采購均提出環保達標鉚釘要求,對配套供應商不但提出IS09000或TS16949(國際汽車行業質量管理體系)要求;同時對IS014000(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和IS018000(環境管理體系)也提出要求。

  用汽油、丙酮、二甲苯、三氯乙烷rivet等溶劑進行人工清洗,勞動強度大,對螺母員工身體危害大,清洗效果不穩定,廢液存儲或直接排放安全隱患大,對環境汙染嚴重。

  用堿液或工業清洗劑,清洗廢液達標排放技術難度大,成本高。如果不經處理直接排放會使汙染更加嚴重,但若委托專業公司處理排放,費用就高(江浙滬地區每噸處理費約400-450元)。

  緊固件行業正大力推行清潔生產法,著力於加強汙公母釘染防治工作的全面管理,但由於表面預處理設備投入不足,清洗環節造成的汙染已成為緊固件企業的主要汙染之一。

  緊固件表面預處理技術必須適應國際國內制造業的高質量企眼釘、低成本、環保無汙染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國外的緊固件表面預處理技術正是遵循這一規律使其從堿液清洗發展到專用清洗劑,再到溶劑清洗和環保溶劑清洗,從而滿足了表面預處理技術的要求。國內緊固件表面預處理技術也應逐步取消用三氯乙烷、丙酮、二甲苯、汽油等對環境保護和職業安全與衛生有負面影響的有機溶液來溶解去除汙染物的工藝,並有針對性地進行設備投入和工藝開發,加強汙染源的治理和環保新技術的科研與推廣,這才是緊固件表面預處理技術最重要的、應時刻關注的工作。

 

抽芯鉚釘拉鉚後出現毛刺的原因

   抽芯鉚釘又稱拉釘或者拉鉚釘,屬於鉚釘類別當中的一種。用於單面鉚合,效率高,使用抽芯鉚釘時須配備專用的鉚接工具鉚釘槍(氣動,電動,手動)。

  抽芯鉚釘在鉚接後,尾部的釘杆是會斷裂的,斷裂點都是平鉚釘整的。釘杆斷後不再有過長的外露影響釘殼表面的外觀。而如果出現鉚釘釘杆斷裂後有毛刺,釘杆外露長出釘殼的現象則是有多個原因造成的:

  一、抽芯鉚釘長度。鉚釘的直徑和開孔相對應,長度和鉚接厚度相對公母釘應。如果鉚接厚度薄,鉚釘的長度太長就會出現鉚後有毛刺,釘杆外露。

  二、抽芯鉚釘的質量問題。可能是鉚螺母釘的質量不過關導致的。

  三、使用的鉚釘槍功rivet率太小。鉚釘大,鉚釘槍功率太小,那麼鉚釘槍在企眼釘拉抽芯鉚釘時不能一次拉斷,要拉兩次,三次甚至更多次則會導致斷裂點有毛刺。

  不鏽鋼抽芯鉚釘為何有磁性

  不鏽鋼的種類繁多,常溫下按組織結構可分為幾類:

  1、奧氏體型:如304、321、316、310等;

  2、馬氏體或鐵素體型:如430、420、410等;

 

如何保養液壓螺母?

   1、拆卸

  ①使用專用扳手將“液壓螺母”的調壓螺釘(兩只或三只)調整至柱塞腔底部(手感擰不動為止),旋出“液壓螺母”底部的其中一只排氣螺釘,取出鋼球,將黃油槍出油接口連接至“液壓螺母”排氣孔。操作黃油槍,取出活塞環(活塞頂珠)、墊片和Y型圈。

  ②拆除壓力指示標杆組件。

  ③卸除黃油槍。拆除定位塊,旋出調壓螺釘和密鉚釘封組件。旋出所有排氣螺釘,至此,液壓螺母拆卸完成。

  2、清潔

  ①選用煤油或汽油清洗。

  ②保證液壓腔內進油孔等死角的rivet清潔,清潔完成後用氣槍吹拭。

  3、檢查

  ①檢查柱塞腔、柱塞、液壓腔、活塞環、壓力指示標等表面螺母是否擦毛。

  ②檢查密封組件是否有磨損,如出現破損,更換的密封組件應與原裝零部件一致。

  ③用配套絲攻檢查柱塞腔、排氣口的螺紋。公母釘檢查密封組件上的螺栓是否松動。

  4、安裝

  ①只使用指定液壓油(白色特種潤滑脂3#)。

  ②在柱塞腔和液壓腔內均勻塗抹油脂,將密封組件、調壓螺企眼釘釘、Y型圈、墊環、活塞環、壓力指示標杆組件等零部件依次裝入“液壓螺母”本體,用黃油槍向柱塞腔內注滿液壓油脂。旋緊排氣螺釘。至此,安裝完成。

  5、檢驗

  ①將“液壓螺母”平整的安放在試驗平台上,調整調壓螺釘至指示標線紅線微露。

  ②檢查柱塞孔,活塞環、排氣孔等位置是否滲漏油脂。

 

飛機用緊固件及連接結構要求

   理想的飛機結構是用相同的材料和一種制造方法制造出來的一個整體。然而現在的鋁合金飛機結構大都是組合式結構,飛機的修理和維護也要求一個結構分解成幾個主要的組件,然後通過鉚釘、螺栓、膠接等連接在一起。

  實際上,所有的飛機都是通過鉚釘、螺釘以鉚釘及螺栓將許許多多小的零部件連接而成的整體。由於結構元件上必須鑽孔才能實現連接,因此不可能使受拉元件的所有區域都能達到極限許用應力水平。

  飛機以及其他結構最常見的破壞園就是連接結構。導致其破壞的原因公母釘有很多,並且很難對其進行准確的評價。這些因素不僅影響結構的靜強度和剛度,而且對連接結構及其鄰近結構的疲勞壽命也有很大的影響。

  連接結構的效率應等於或大於被連接的母體結構是首先要螺母考慮的問題。不可以將接頭的一邊設計得結構效率非常高,而使得另一邊需要付出增rivet加重量和高昂制造費用的代價。接頭應該布置在桁條、加強件和加強框等支持結構上,以提高連接結構的效率。

  所以飛機結構上的連接都設計成有支持的連接,不僅能夠提高結構的整體性,而且企眼釘還能夠大幅度地減少由偏心引起的局部應力。有支持的連接布置在桁條、加強件以及加強框等上面。在機翼油箱設計中,通常采用雙排或者交錯排列緊固件。

  通常情況下,在同一連接結構中采用混合緊固件和不同的配合方式,因為配合較緊的孔會提前受載,而配合較松的孔只有在接頭變形後才開始受載,這會造成結構過早破壞。每件緊固件應采用濕法安裝。

 

 

2020年8月17日星期一

3D食物打印機都能打印出哪些美食呢?


  到目前為止,可以成功打印出30多種不同的食品,主要有樣品模型六大類:糖果(巧克力、杏仁糖、口香糖、軟糖、果凍); 烘焙食品(餅干、蛋糕、甜點);零食產品(薯片、可口的小吃);水果和蔬菜產品(各種水果逆向工程泥、水果汁、蔬菜水果果凍或凝膠);肉制品(不同的醬和肉類品);奶制品(奶酪或酸奶)。
  3D巧克力打印機目前是所有3D食物打印機中發展最為迅速的。最先開發出的3D食物打印機便是3D巧克力打印機,美國和中國都有開發了相關的產品。
  披薩這種“打鹵馕”是中西方都喜愛的一種美食,今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已決定投資12。5萬美元授權一家廠商研發可以打印披薩的3D打印機,以改善宇航員的膳食水平。
  它的工作原理是這樣的:第一層先將粉末糊和成面團,其被打印在熾熱的鐵板上,這樣就可以立即對比薩的底層進行燒烤;然後與油混合後的蕃茄糊粉加在披薩面餅之上;最後再加上一層蛋白質,這樣一張3D打印的披薩就出爐了。
  糖果是小孩的最愛,3D食物打印機也能圓了孩子棒棒糖的夢3D列印想。
  美國的一家3D打印在2014年推出的糖果打印機,可以支持單色或是彩色糖果的打印。它不僅能夠打印出多種形狀的糖果,還支持巧克力、香草、薄荷、櫻桃、酸蘋果和西瓜口味,相當豐富。

  一款名為“ChefJet Pro”的3D打印機是首款投入商業生產的3D食品打印機,它的外形像一台烤箱。在內部托盤上放有一層層的干糖,然後打印機的噴頭會噴出水,溶化部分干糖並進行塑形和雕刻,接著這些糖會變硬,就像碗中的糖受潮後變硬一樣,還可以選擇在水中加入色素,這樣就可以打印出彩色的糖果。

3D食物打印技術的前世今生


  說起3D食物打印機的前世今生,那就不得不提起3D打產品設計公司印技術。
  最早的3D打印機是在1986年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發明的,自此,3D打印技術經過快速的發展,被應用到生活的各個方面。
  2011年,3D打印技術的應用擴展到食品加工領域。英國研究人員開發出世界上第一台3D巧克力打印機,這是3D食物打印機的雛形。之後,西班牙的一家創業開發出名為Foo逆向工程dini的3D食品打印機,才正式完善3D食物打印機的功能。
  中國在3D食物打印技術方面,也是奮起直追。有一個家生產了一種專業無門檻的巧克力3D打印機,可以讓每一個人成為巧克力3D打印美3D列印食家。接下來,他們還會開發以糖粉和面糊為原料的3D食物打印機,讓3D食物打印機真正成為“21世紀的微波爐”。
  如何把美食打印出來
  要了解3D美食是如何被打印出來,就需要了解3D食物打印機的運行原理。很多人可能就會問,3D食物打印機是不是很復雜,這可是高新科技啊。
  其實,3D食物打印機的原理是基於3D打印技術的,只不過是把原料換為食材,再對3D打印機改造成適合食物烹飪。
  3D食物打印機是在3D打印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快速成型的食品制造設備。設備包括食品3D打印系統、操作控制平台和食物膠囊三大部分。
  將可食用的打印材料放入食物膠囊裡,再將食譜輸入機器,按開啟鍵,噴頭就會通過熔聚成型技術,按照預先設計的造型將樣品模型食材層層疊加的方式“打印”出來。
  3D食物打印機不僅可以個性化的改變食物的形狀,改CNC模型良食品品質,還可以自由搭配、均衡營養。

  3D食物打印機是如何操作的呢?首先,將生的或熟的、新鮮的或冰凍的食物絞碎、混合、濃縮成漿,灌裝到打印機食材儲存罐中。就像彩色打印機的墨盒,只不過這裡面儲存的可不是墨汁,而是上述食材的濃漿;然後,用戶根據自己的喜好,通過控制面板設計具有個性的造型或者從預存的數據庫中挑選自己喜歡的造型,按下啟動鍵,機器便按照程序控制噴頭層層噴射“打印”出美食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