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9日星期一

淺談工會文體活動對企業文化建設的作用



  一、企業文化建設需要工會文體活動的引導公所健保

  企業開展文體活動,是維護職工群眾的切身利益的具體職業工會舉措,是工會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總書記指出:“保障職工群眾經濟、政治、文化、社會權益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要求,是黨和國家的神聖職責,也是發揮廣大職工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最重要最基礎的工作。工會要贏得職工群眾信賴和支持,必須做好維護職工群眾切身利益工作,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一個健康有效的企業離不開有素質的職工,而職工的素質需要通過文化來體現,工會在企業與職工之間起到橋梁作用,職工的發展與工會息息相關,舉辦工會活動可以凝聚人心,被廣大職工所喜愛,多舉辦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能夠有效引導職工價值導向,提高職工素質,潛移默化的影響了職工的價值觀,對發展企業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二、企業凝聚力的提高需要工會文體活動的支撐

  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交流溝通的越來越方便化,人們對生活中遇到的事情,會以自己的價值觀去評判是非標准,雖然彰顯了個性,卻往往沒有集體觀念,而企業的發展恰恰需要的是職工的集體觀念,需要有一個統一的觀念作為全體職工的行為准則。這就需要以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為載體,唱響“勞動光榮、工人偉大”的時代主旋律,引導廣大職工積極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勞動美”教育,廣泛推廣先進的職工文化,彙聚為實現“企業夢”奮鬥的正能量;著眼於更好地滿足職工群眾多層次需求,團結帶領廣大職工為推動企業轉型發展發揮主力軍作用。一方面,舉辦文體活動能夠在活動中團結最大多數職工,摒棄個人不團結思想,從而緩解職工之間的個人矛盾工會勞保,使職工能夠加強合作,產生集體意識,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舉辦文體活動可以達到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效果。在一個企業當中,存在各種各樣的職工,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和愛好,而這些不同在工會文體活動中可以充分體現,使個人特長得以發揮,使企業文化得以充實,讓職工信心更加堅定,最後達到企業經濟與企業文化的共贏。

  三、企業文化建設需要工會文體活動的教育

  在緊張的工作之余,積極參加工會文體活動對於職工來說可以勞逸結合,提高工作效率,使職工的素質全面提高。然而由於個性的不同,背景文化的不同導致了企業文化建設不止停留在口頭上以及簡單的介紹上,更是體現在具體的文化活動中。在企業中,工會以生動形像的形式把快樂、教育傳播給職工,在工作之余還能享受到文化活動所帶來的樂趣,對於企業來說,這種形式可以提高職工的整體文化素質,加強對企業文化的認同感和對企業的歸屬感,從而實現雙贏。舉辦工會文體活動不僅能提高企業職工素質,還能夠促進相互學習,加強交流融合,對於企業來說是一種長期有效的發展。

  四、企業文化建設需要工會文體活動的和諧作用

  一個企業的健康發展離不開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而和諧的文化就是職工會健保工之間融洽相處,共同提高。一個人的全面發展離不開精神的支撐,一個企業的壯大也需要精神支柱,而工會活動在和諧職工關系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更是一個優秀企業的精神食糧。企業職工的和諧與否,企業文化的健康與否都對文體活動產生了較高的要求。一方面,舉辦較高水平的文體活動可以活躍職工思想,緩解工作的緊張情緒,使整個企業健康向上。另一方面,由於人與人個性方面的差異導致了思想文化方面的差異,在文體活動中,這方面的差異表現得更為明顯,影響到了整個集體乃至整個企業的發展,這時候就需要我們有針對的,有目的的去培養,幫助這些思想有異端的職工改掉陋習,使得他們能夠擁有良好的品質,對於企業有促進作用,進而使整個企業團體變得和諧。

工會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職工群眾的理想信念、精神狀態和人心向背,直接關系工會健保到企業的發展,而群眾性正是工會的基本屬性和特征。這種關系說明,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工會有不可替代的組織優勢和強大的號召力。職業工會

  1、符合履行社會職能的要求

  對職工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和科學文化教育也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工會組織的重要任務。而工會組織職工開展的勞動競賽、合理化建議等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活動,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途徑;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工會的工會勞保基本職能,這不僅包括維護職工的經濟利益,保障職工的民主權利,也包括維護職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只有大力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才能不斷滿足職工的精神文化需求。由此可見,企業文化建設與工會工作密切相關公所健保,搞好企業文化建設是工會義不容辭的職責。

  2、有利於最廣泛地團結職工隊伍

  工會是工人階級的群眾組織,是職工的“娘家”,因而對職工具有很強的號召力和凝聚力。工會工作的對像和企業文化建設的主體都是職工群眾,工會的社會職能也與企業文化建設的內容有緊密關系。因此,工會在企業文化建設中能夠起到能動作用。

  3、具有弘揚主旋律作用

  抓典型是一種常用的、有效的工作方法,典型抓好了,可以起到“點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的作用。工會可以通過對先進集體、先進個人的評選表彰活動,宣傳他們的事跡,弘揚他們身上所體現出的企業精神,陶冶職工的情操,培養職工群體意識和良好的共同習俗和道德風尚。

工會有哪些權利和職責?



  根據《勞動合同法》規定,具體來說,工會勞保工會的主要權利和職責主要表現在以下6個方面:

  1、幫助、指導勞職業工會動者與用人單位依法訂立和履行勞動合同。

  2、當用人單位單方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事先將理由通知工會。

  3、工會代表企業職工一方與用人單位訂立集體合同。

  4、用人單位違反集體合同,侵犯職工勞動權益的,工會可以依法要求用人單位承擔責任。

  5、工會對用人單位履行勞動合同、集體合同的情況進行監督。

  6工會健保、勞動者申請仲裁、提起訴訟的,工會依法給予支持和幫助。

  職工個人與單位簽勞動合同,工會能起什麼作用?

  《勞動合同法》規定,工會幫助、指導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依法訂立和履行勞動合同,並與用人單位建立集體協商機制,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同時,我國《工會法》對此也有類似規定:工會幫助、指導職工與企業以及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簽訂勞動合同。

  因此,勞動者在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前,對一些條款有疑問或者對一些內容不能確定時,可以向工會尋求幫助,請求工會給予指導,或者請求工會就某些事項公所健保與單位進行協商,以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得到最大限度的維護。

淺談基層單位如何發揮工會組織作用



  一、上下聯動,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

  工會組織要發揮好密切聯系職工群眾的優勢,及時把處黨委制定的年度工作任務通過各種有效途徑傳達給職工,並轉化為全體職工共同的工作目標和奮鬥方向;同時,要把職工的意見、建議及時反饋給處黨委,幫助處黨委及時了解職工的心聲,及時發現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以便更好的服務職工,職業工會服務群眾。通過工會這座橋梁、這根紐帶,使處黨委和職工緊密聯系起來,形成推動管理處發展的強大合力。

  二、主動參與,發揮好參政議事作用

  工會組織要通過職工代表大會、安全生產監督等多種形式和途徑,主動參與到管理中來,代表全體職工履行好參與民主監督、民主管理的職責,以增強基層單位的整體凝聚力和職工的歸屬感,為職工營造一個和諧、溫馨的文化氛圍和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

  三、組織引導,發揮好職工主人翁作用

  職工是單位的主體。工會委員要在工會組織的領導下,將工會工作融入管理處的中心工作當中,加強職工思想教育,增強職工使命責任感,以年度工作計劃為總目標,通過組織開展崗位練兵、演講比賽、知識競賽等活動,充分發揮職工的主人翁作用,引導好、發揮好全體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職工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為組織發展奠定良好的群眾基礎。

  四、加強服務,發揮好維權保障作用

  工會全體委員要繼承和發揚工會組織的優良傳統,樹立職工利益無小事的思想,通過走訪職工、進行滿意度調查等多種方式和途徑,關心職工生活,傾聽職工心聲,反映職工需求,積極熱情的為職工辦好事、辦實事、解難事,切實工會勞保維護職工的長遠利益和現實利益,真正保障職工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

  五、加強工會組織工會健保自身建設

  全體工會代表、委員要充分認識到自身肩負的重要職責,自覺加強學習、努力鑽研業務、吃透讀懂政策、細心做好服務。把工會組織真正建設公所健保成為領導信任、職工擁護的“職工之家”,為組織的和諧健康發展,貢獻出自己的力量。